新闻媒体应当秉持和坚守高度社会责任感

2021-07-22上一篇 : |下一篇 :

在网络信息时代,信息传播飞速的当下,媒体作为信息的发布者、舆论的引导者,在净化社会风气,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方面,社会责任十分重大。

媒体报道要追求客观真实。真实是媒体基本准则之一,失去了真实的新闻也就失去了价值,看似简单的要求,却切中了众多媒体的弊病。一些媒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忽视了社会责任,报道中出现了歪曲事实、以讹传讹、侵犯当事人权利等乱相。部分网友本身缺乏一定的判断力,看到媒体的虚假信息时很可能信以为真,不自觉成为了扩散源头,引发舆情危机事件混淆视听,严重影响了网络传播秩序,危害公众利益。公众媒体在发布或者传播这类新闻的第一时间应该核实信息的真实性,而不是为求点击量而“随手转”,最终成为谣言的散播者。

媒体报道要保护弱势群体。在多元社会里,读者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媒体的社会责任应该体现在坚持正平公平的价值判断,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保护受害人的权益,而不是随波逐流博眼球。弱势群体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他们的利益往往被忽视甚至被掠夺,他们需要借助有话语发布权的媒体来帮助他们维护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同样,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如果对报道对象失衡,媒体作为社会风向标的功能也会丧失。而媒体在报道弱势群体事件的时候,是否应该多站在受害人的角度,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前日成都某中学发生不雅照事件,部分主流媒体却晒出照片,让照片中的未成年受害者再次揭开伤疤,对受害者的心灵雪上加霜。所以作为媒体,其责任不仅仅是揭露事实,还应该兼顾保护弱势群体。

媒体报道应弘扬正能量。媒体不仅仅是一面“镜子”,有责任感的媒体,除了要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还要有引导有引领。对社会阴暗面的报道越多,就会导致人们对社会不满、失去信心、麻木不仁。媒体应该把传播社会正能量作为要务,对好人好事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引导公众向善,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弘扬正能量,应把镜头转向普通群众,转向基层百姓,比如微博上流传的小人物暖心之举,常常引发感叹:女孩抢救素不相识的老爷爷、饮品老板为环卫工人送水···就这些平淡无奇又真诚动人的故事,传播开来就足够影响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