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演进
2021-07-22上一篇 : 新媒体运营的工作很累吗?|下一篇 : 新媒体营销和传统广告营销到底有什么区别?
互联网最初不是作为一个公共媒体产生的。随着基于互联网的人际交流越来越多,新的技术不断涌现,让互联网向着更加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媒体出现了。
从社会学观点考察互联网史,是饶有趣味的一件事。互联网社会化是一个快速的渐进过程。最初,网络作为传统社会关系的一个小小延伸存在着。很快地,人们试图把传统社会中的一切搬迁到网络上。今天,互联网已俨然独立于传统社会之外,拥有自己的一套生态法则和社会关系法则。未来一段时间内,传统社会和互联网社会将产生更多的互相沟通,出现更多跨平台、跨媒体的媒体形式。互联网媒体正在影响传统媒体,互联网正在影响传统社会,人类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
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交流”的需求是互联网媒体努力去满足的基本需求,而网络(及相关)技术则是驱动网络媒体发展的动力。
造纸术、印刷术、无线电技术都曾经开创了新的媒体时代,网络技术不单开创一个全新媒体时代,而且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网络媒体时刻与网络技术互动、互相影响,在特定的情景中,(网络)技术即(网络)媒体。
我一直喜欢使用“互联网”,而不是“因特网”。后者可以说是典型的垃圾译法,中文表达能力还没有贫乏到无法表示Internet这个词的地步。所谓Internet,就是连接(inter)各个网络(net)的网络。“互联”,蕴含了交互、互相、联结、联合的意思,完全体现了Internet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互联”,传达了人类之所以是人类的社会性要素。互联网的历史,就是互联的历史,就是人类迫切期望更彻底、更快捷沟通的历史。互联网彻底改变(这一进程尚方兴未艾)人类社会形态。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祸福,只能向先贤致以敬意。而最好的致敬方式,恐怕也就是尝试复现历史了。在这一章节中,只选择了数个具有最强烈典型意义的事件作介绍,它们背后,是互联网历史中无数辉煌的发明;提到的人物,也只是无数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们中的少数几个。
始于连接
互联网的出现,本质上源自人类交流的需要。但有趣的是,互联网的雏形却产生于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一次隔绝:冷战。
早在1962年,J.C.R.Licklider已经提出所谓“Galactic Network(银河网络)”的概念。Licklider预想,未来会出现这样一个全球性网络,它连接成组的计算机,使得每一个人都能轻易地得到需要的信息。这样的网络,实际上已经非常类似今天的互联网。
如果说Licklider绘制了一幅看起来挺美的效果图的话,那么,他在MIT(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Leonard Kleinrock,则是钢筋水泥的发明者。Kleinrock在1961年首次提出数据封包交换理论,该理论直接启发了互联网基本数据流转方式的出现。1965年,另一位MIT精英Lawrence G. Roberts及其同伴Thomas Merrill,通过电话线拨号,把位于麻省的一台TX-2型计算机和一台位于加州的AN/FSQ-32型计算机连接起来。这是互联网史上的首次连接。这个划时代的事件,证明了分时计算机所谓分时计算,即将CPU运算周期分配给不同的计算任务,从而实现多任务“同时运行”的目的。之间能够协同工作。
那根连接两台计算机的电话专线,传输速度仅有1200bps。在宽带普及、动辄以Mbps计的今天,很难想象速度仅为1Kbps的带宽。事实上,这次连接没有用到封包交换技术。但在此之后,有关封包交换技术的论文不断出现,这种技术逐渐从理论走向了实践。
让我们把目光转回到1957年。那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那个军备竞赛的年代,这颗卫星的上天,给了美国人不小的打击。因此,美国国防部很快组建了高级研究项目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为军方研究高新科学技术。
一方面是军方对高新科技的急迫需求,另一方面是网络互连理论的日益成熟,很快,一个大型项目,ARPANET,就摆上了台面。从1966年开始计划ARPANET,到1969年正式开始实施,准备过程长达三年之久。
计划一开始实施,就出手不凡。AT&T公司提供了50Kbps的线路,专供ARPANET之用。AT&T高速电话线连接四个节点,分别位于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斯坦福研究院(SRI)、加州圣芭芭拉大学和犹他大学。现实中并没有出现好莱坞电影式的“四个节点同时成功连通、大家鼓掌欢呼”的热闹场面,这四个节点,分别于1969年的9月、10月、11月和12月接入网络。与贝尔发明电话时那句著名的“哎呀”不同的是,ARPANET上传输的第一个数据封包,优雅地体现了科学的严谨风格——通过这个封包,UCLA的一名研究人员向SRI节点发送了登录请求。
在一份早期的备忘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节点互连也并非一帆风顺。1969年11月29日,当研究人员试图登录、键入LOGIN命令时(准确地说,是键入到第三个字符:G),整个系统甚至崩溃了。但总体而言,整个计划无疑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首批四个节点互连成功后,各个研究机构和大学的计算机不断加入。到1971年,已经增加到15个节点和23台主机。不同主机运行着不同的操作系统,如果没有一种大家都理解的“统一语言”,主机互连是不可能的。因此,在Kleinrock封包交换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套应用协议,即网络控制协议(Network Control Protocol)。这套协议在ARPANET上实现之后,用户们开始在其基础上创建应用程序。
1972年,在世界计算机通讯大会上,ARPANET首次向公众亮相。从此,互联网的历史正式揭开了第一页。
当时的连接记录E-mail:让我们写信吧
发送第一封电子邮件的计算机
E-mail最初是用来在单台机器上给其他使用者留言的——信不信由你。当然,这里使用单词“E-mail”并不恰当,也许我们应该用它的原始称呼:mail。
在分时计算出现之后,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方式是从终端远程登录一个主机,每个用户拥有自己的运算空间(更确切地说,运算时间)。为了给同一台主机上其他使用者留言,一些程序被开发出来。它们中的大部分都被称之为mail。
其中一个早期的mail系统是这样运作的:每个账号都拥有一个mailbox文件,当别人给你留言时,实际上就是往这个文件添加数据。除了mailbox文件的主人,别人不能阅读文件,只能添加信息。
那时,各种各样的分时系统和相应的硬件设备在市场上争奇斗妍,现在的计算机用户已经无法体会到那种混乱和乐趣。今天我们所说的E-mail,就在这样一种混乱状态中横空出世。
Ray Tomlinson和他的@符号
1971年,Ray Tomlinson在一个开发TENEX分时系统的小组(隶属于Bolt Beranek and Newman公司,该公司简称BBN,当时正和政府合作ARPANET项目)中工作,负责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网络控制协议,NCP)和CYPNET(一种网络文件传输协议)。和许多其他程序员一样,Ray Tomlinson也开发了自己的单机Mail程序:SNDMSG。当网络传输协议(CYPNET)和本地文件读写和账户管理程序(SNDMSG)结合起来时,E-mail诞生了。
Ray Tomlinson设想,可以通过CRYNET向其他主机传送数据,在接受数据的主机上,用类似SNDMSG的方式写入特定使用者账户的mailbox。为了区分本地用户(使用同一台主机的用户)和远程用户(其他主机上的用户),Ray Tomlinson选择“@@是一个古老的符号,在现代英语中读作at,表示“单位物品价格”,例如10 items @ $5,“每10个5美元”。有趣的是,在不同国家,对这个符号有不同的叫法,在有些国家,现在甚至还没有官方认定的读法,只能采用英语发音(我不记得中国国家语言委员会是否已经为这个符号找到合适的翻译和读音)。”符号作为区隔符,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英文名字中有这个符号,不会引起混淆。@前面的部分表示用户账号,后面的部分表示主机名。
实现这些协议没有花费多长时间,很快Ray Tomlinson就在两台并排放置的计算机之间(两台机器通过ARPANET相连)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像所有其他程序员测试功能时所做的一样,他随便敲击键盘上几个字母(Ray Tomlinson回忆说,可能是QWERTYIOU,也可能是ASDF之类),第一封E-mail就这样发给了自己。
连Ray Tomlinson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项发明的重大意义,他甚至不让同事告诉别人。只是因为部门负责人的喜好,才使得E-mail项目能继续进行。1972年发布的TENEX第二版,内嵌了支持联网邮件的SNDMSG。针对E-mail特性开发的新协议替代了CYPNET,E-mail很快为计算机用户们所熟知。
到1978年,ARPANET已经开始为学校、研究机构和政府用户大量提供E-mail服务,E-mail往来也成为ARPANET上流量最大的应用。用户按照兴趣、职业等,自发形成了一些E-mail组,这就是早期的mailing-list(邮件列表)。其中一个用户组的成员,DEC公司市场人员Gary Thuerk邮件账号是THUERK@DEC-MARLBORO,你可以注意到,没有“.com”这样的后缀,因为当时DNS体系尚未建立。突发奇想,向所有西海岸ARPANET用户发送广告邮件,介绍DEC-20计算机。这封邮件被看作是第一封垃圾邮件(spam这个词是Shoulder Pork and hAM/SPiced hAM【Hormel Foods出品的罐头食品】的简称;有些人认为,该单词被用来表示“垃圾信息”、“垃圾邮件”,源自BBC广播节目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
从精英走向平民——BBS
BBS是Bulletin Board System(公告板系统)的简称。物理学家Ward Christensen和同伴 Randy Suess一起,于1978年2月创建了第一个BBS系统。说来有趣,这个系统的产生,BBS创建人之一Randy Suess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芝加哥寒冷的冬天——Ward和Randy整日呆在屋里,设计出一种网络沟通方式,这就是BBS。
Ward创建BBS的初衷,是“在计算机网络上,张贴简单公告和传输数据”,其灵感来自于美国随处可见的贴纸公告板——你需要告诉某人或某些人一件事,就在他/他们经常出现的地方贴一张小纸条,然后等待回应。
Ward和Randy把这套系统命名为“Computerized Bulletin Board System(计算机公告板系统)”,简称CBBS。Ward于当年11月,在Byte杂志上撰文介绍CBBS及其理念,很快就激起了使用BBS的热潮(当然,仅限于有条件接入网络的用户)。早期(1980年)的CBBS服务器CBBS的产生,可以说是网络史上的里程碑之一。1978年的ARPANET,仍然属于国防项目,并未完全向公众开放。CBBS通过把人们熟知的“公告板”概念搬迁到网络,构建了第一个大众虚拟社区环境。1990年,BBS正式接入Internet,无数的BBS社区争相出现。在WWW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后,BBS顺应潮流,以图形化方式和HTML语法重新打造自己,并得到了更恰当的命名:Forum(论坛)。传统意义的BBS,实际上已经逐渐衰亡下去。
要准确地描写一件伟大事物的产生,最好的方法还是让其发明者自己来谈。让我们来看看BBS发明者Ward Christensen和 Randy Suess的说法吧。以下是这两位仁兄1989年的记录——(下面是Ward Christensen的记录)
我和Randy大概于1975年末在Cache相遇,我们共同工作了一段时间——为Tarbell卡带交换系统开发内嵌汇编程序、编辑器等等。这个系统通过一个300波特连接器上的话筒和扬声器,把数据储存到磁带上。
后来我又认识了Bob Schwartz,他有台CP/M。1977年6月,我买了一个授权,然后拿着磁带到他那里。他给我展示CP/M编辑器和汇编程序,我写了个程序,把软盘上的资料通过调制解调器传送到磁带上。(调制解调器必须“听到”声音才能将其转换为数据,恰好Rob有个录音机,我们就用它播放声音)。每组数据包括128byte真实数据和1个校验位——这也是后来XMODEM的基本传输模式,尽管当时我还没把它当作一个协议来考虑。
差不多那个时候,Randy也搞到了CP/M,而且还有“真家伙”——IBM格式的8英寸磁盘。
我需要想办法在Randy和其他人之间交换数据——所以,就在1977年夏天写了MODEM.ASM程序,并发放到CP/M用户组中。
这个程序后来成为计算机史上被修改最多的程序,因为它必须在各种不同的硬件环境中运行(当时标准尚未建立——没有“IBM”来告诉大家,串口地址应该在哪里,如此等等)。
Dave Jaffe写的程序“BYE”可以让用户登录到远程CP/M系统进行操作。我在一台70K磁带的Northstar系统上安装了BYE和我的Modem程序。这样,Keith Peterson就能从密歇根打来电话,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写满我的磁盘。
Keith认为每次都需要输入“Q”命令(Q代表Quiet,静默,告诉系统停止数据会话)太过麻烦,应该有更简单的方式来运行MODEM程序,他在MODEM基础上修改出XMODEM。这个名字比较易记,所以后来也被用来做协议名。
又有一些人修改MODEM/XMODEM程序,加上CRC校验、多文件传输等等功能。Chuck Forsberg用C重写了MODEM,在Unix体系中出现RB、SB、YAM等等版本的程序。
Chuck用RS/SB实现的1K协议版本需要一个名字,他接受我的建议,取名为“Ymodem”。后来他又写了Zmodem,该程序允许用同步ACK传输连续数据组,可以达到极大的传输率。
那时有一个成员多数在加州以外的小组,他们正在ARPANET上讨论,打算搭建一个微机网络。这帮人善于计划——这正是我的弱点——但他们没有真正做出成果。无人实干的状况使我很沮丧,很快失去了继续跟进的兴趣。
1978年1月16日,大雪满天。根本出不了门,我打电话给Randy。我有条CACHE(Chicago Area Computer Hobbyist’s Exchange,芝加哥地区计算机爱好者交换网络)热线,那时Hayes也“发明”了hobbyist modem(爱好者调制解调器)。
我打电话给Randy,说想把我的Vector机器连到CACHE热线上,让别人可以呼入,并传送文章之类数据。
Randy说:“不好。你在乡下,我在城里,主机可以放在我家——忘掉那个俱乐部吧,永远不会有成果的——就咱俩,你写软件,我搞硬件。软件什么时候能搞好?”嘿嘿。
没有Randy的雄心和推动,永远不会见到黎明。
我用Basic写出了原型,基于两种模型——第一,cork board bulletin board;第二,在Jewel常看到的那种公告板——出租车库、喂狗之类。
我开始撰写真正可用的公告板程序(Randy自傲地称之为CE.C——计算机精英通讯计划)。Randy把硬件攒好了。
2月上旬,开始测试。没人相信可以在两周业余时间之内完成,所以我们叫它做“一个月”,并将2月16日宣告为它的生日。
PCNET上的人们对CBBS很感兴趣——他们想得到一份拷贝,这样就能在CBBS上讨论PCNET了(嘿嘿)。我和Dave Caulkins当时是这样谈的:“CBBS得卖25美元——如果免费,大家就都会来烦我,而且也足够便宜。”“不,简直疯掉了——卖50美元才对”。OK,就卖50美元。让Randy收钱。(卖了200份,对吧?)他负责挣钱,我则得到了时间。(嗯,1978年11月在接受BYTE杂志访问时,我好像提到过也给自己买了点硬件。)
就是这样。XMODEM源自(主要是在Randy和我之间)文件传输的需求,它比邮寄磁带快(如果我们之间相隔不超过30英里,XMODEM就不会出现)。CBBS诞生,是因为“东西都在那边,而且现在又下@#$%(脏话)的大雪,干吧”。
希望你别厌烦这篇巨长的独白(我觉得“独白”应该写成monolog,但Word Finder Plus拼写检查软件却建议用monologue)。
(下面是Randy的叙述)
最早的CBBS系统在一块购于某跳蚤市场的S-100主板上搭建。这只是个配件,所以我还连上了其他东西。(大多数配件,例如用1Kx1芯片组成的8K内存板,都基本上是在那个时期搞好的。)
配件装到一个带有单密8英寸软驱的机箱中。主板上安装了8080 CPU(后来升级到Z80),Hayes 300波特调制解调卡,多功能卡(3并1串)上的并口用来控制信号,Processor Technology VDM显卡,还有一块8K内存板。另外还插了一块8 1702 EEPROMS卡,里面烧录了CP/M BIOS、显卡驱动、调试代码,这些程序都是Ward写的。我有个EPROM烧录机,Ward负责搞定所有的BIOS代码、试验代码等等。那几个月中,每星期要重编程十多次。
那时,软驱有一个117V直流电源来带动马达,跑一会儿就会挂掉。我做了一个回路,当Modem卡上有响铃信号时,就打开电源,重启系统。如果软驱挂掉,软件就应答电话,再次从软驱重启CP/M和CBBS。回路板上有一些555时钟,远端用户登出后,马达还会继续运转10秒钟,清除数据,关闭电源。我把一个个旧的健康图表记录器连到软驱马达,每张图记录两天的运行数据。这样就可以从图表中看到呼叫情况。
一开始用173K单面单密软驱,然后是两个,后来用双面双密软驱。大约一年后,CBBS迁移到一台拥有10M希捷硬盘的NorthStar Horizon机器上。这些系统现在还在。现在我们用一块PC板,上面运行CP/M和原始8080汇编码。这块板上的V20芯片完全支持8080操作码。自从Ward封装了CP/M-CBBS系统后,15年来它一直就这样运行。
“英国人改变世界”——World Wide Web
早上起床,泡上一杯咖啡,坐到电脑前打开浏览器看新闻——这是很多人每天的例行公事。当我们陶醉于在链接之间自如跳转,他,就是Tim John Berners-Lee,World Wide Web的发明者。是否也曾经偶尔好奇过:到底是谁想出了这聪明的信息发布方式?在我们迅速将这个“无聊”的问题抛诸脑后时,那可敬的发明者却仍然继续为WWW的未来努力工作着。不过,他已不是孤身一人,而是领导着整个W3C。
Tim 1955年6月8日生于英国伦敦。在牛津大学女王学院读书时,他曾用M6800处理器和旧电视自己攒了一台计算机。1976年毕业后,他先后受雇于Plessey Telecommunications Ltd、D.G Nash Ltd两家公司。在D.G Nash,Tim曾写过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但真正开启未来之门的,却是之后在CERN工作的一年半。
CERN(European Particle Physics Laboratory,欧洲量子物理研究所),位于瑞士日内瓦。在那里,为了工作需要,Tim写了一个从未发布过的工具Enquire——这个我们无缘得见的Enquire,正是World Wide Web的雏形。不过在此之后Tim就到John Poole’s Image Computer Systems Ltd进行实时控制固件方面的开发工作去了。1984年,当Tim获得奖学金,重新回到CERN之后研究实时系统,他逐渐发现CERN内部沟通机制存在信息漏失的弊端。今天我们可以找到的关于WWW概念的第一份公开文件,是Tim于1989年3月写给CERN的建议书:Information Management: A Proposal。在这份文件中,Tim提出利用Hypertext(超文本)构造链接信息系统的设想Hypertext一词是Ted Nelso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同样,我们也可以从文件中看到“Browser(浏览器)”概念的最初提出。
最早的浏览器这时Tim已经开始在Enquire的基础上,基于NeXTStep系统开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Web Server——httpd、第一个客户端浏览器——World WideWeb,之后又在1991年建立并开通第一个WWW网站http://info.cern.ch/(该网站至今仍然是CERN的官方站点)。到1993年,Tim再接再厉,制定了URI、HTTP、HTML等的第一个规范。
1994年,Tim加入位于麻省理工大学的LCS(计算机科学实验室)。为了让World Wide Web不被少数人所控制,Tim组织成立了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即通常所说的W3C,致力于“引导Web发挥其最大潜力”。我们所熟知的HTML协议各个版本,都出自W3C会议。可贵的是,W3C的HTML规范是以“建议”的形式发布,并不强迫任何厂商或个人接受。至于微软利用HTML协议的开放性扩展自有标准,打败Netscape,应该是Tim始料未及的了。同样会令Tim吃惊的,是Web以其可怕的人机界面亲和力,迅速打击了BBS、Gopher、USENET等流行的网络媒体,几乎所有的网络媒体都不得不寻找基于Web的表现方式。
《时代》杂志在评价Tim的贡献时这样写道——“和其他影响世界的发明不同,这项发明的确应该归功于一人……Berners-Lee设计了World Wide Web,然后就把它开放给世界。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努力地保持WWW的开放性、非营利性和自由性……很难对WWW作出适当评价,它几乎可以媲美古登堡印刷术。Berners-Lee一手把只有精英们掌握的通讯系统变成了大众媒体。”
这段话实实在在并非溢美之词。Eric Schmidt也曾说过:“如果计算机网络是一门传统科学,Berners-Lee早该获诺贝尔奖了。”我想,Tim本人不会在意这个。当他把上个世纪最伟大的传媒界发明完全无偿地奉献给全世界,天堂已准备好一双洁白的翅膀。Tim Berners-Lee是一位具有极高创造力的程序员,但更是一位品格高尚的盗火者。
World Wide Web的发明,带来两个重要概念:超文本和图形界面。所谓超文本,即一段文本既表示其字面意思,同时还“链接”到页内其他位置或另外一个文件/地址。超文本概念给语义学提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你可能被带到任何地方,一段注释、一幅图片、甚至一台打印机……那么,带有超链接的词语/句子/语串的语义,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不打算深入讨论语言学问题,还是回到媒体意义的超文本。当字符被加上链接,就已不再是纯粹的字符,而具有了更多的媒体意义。超文本使得网络上的信息得以用最直观的方式互连,形成一张巨大的信息网络。
World Wide Web给网络媒体带来的第二个礼物是图形界面。图片被加入到网页中,最初是说明性图片,装饰性图片在后来也逐步出现并被广泛使用。能够在网页上使用图片,很大程度上得感谢网络传输速度的提高。显示在我们面前的任何文字或图片,都要占用网络带宽,太慢的速度,会让你失去等待网页呈现出来的耐心。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数据传输速度也快速提高。到1998年,36.6K调制解调器已经是许多人拥有的上网设备了。这样,需要更大带宽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也得以通过网络传播。
从单向传播到多向沟通
World Wide Web问世一段时间内,都以单向传播的形式出现。网页作者是信息源,而读者则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原因很简单:最初的网页都是“静态”的,没有任何交互特性。读者从站点下载一个页面,然后阅读,仅此而已。
两种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一种是客户端脚本,另一种是服务器端动态网页技术。
所谓客户端脚本,即网页中带有一些代码,在整个页面下载到客户端后,浏览器解释并在适当的时候运行这些代码。常用的客户端脚本包括Java和VB。早期的客户端脚本只能体现简单的交互特性,例如弹出一个对话框,或显示当前日期时间。网页标准在进步,到了DHTML时代,页面上几乎任何一个元素都可以脚本访问。你点击一个加号,就会展开一棵导航树;文字能隐藏、图片会变幻……由于脚本技术的发展,网页拥有了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
简单的Web页面对话框
相对于客户端脚本,服务器端动态网页技术的优势在于强大的计算能力。在任何一个在线购物站点,你都可以看到实时运算显示的商品列表;当访问像MSN这样的网站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化欢迎页面,上面不单显示你的名字,而且有你最关心的天气、交通、股票信息。这一切都是服务器端动态网页技术的功劳。服务器端动态网页技术中最令人着迷的是数据绑定——它允许实时对数据进行查询和个性化显示。
完全可定制的MyMSN
常见的服务器端动态网页技术有:PHP、Perl、ASP等,不过最重要的还是JSP和ASP.NET。严格说来,JSP是Java的Web表现层,而ASP.NET则是.NET Framework的Web表现层。JSP是Sun Microsystem公司力推的技术,而ASP.NET则是Microsoft公司代替ASP的新贵。我们不用太过深入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但必须理解两者是现在以至未来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服务器端动态网页技术。
基于这些技术,更多个性化的网络服务被开发出来。聊天室(Chatroom)和论坛(Forum)出现了,它们都是网络多向沟通的典型形式,不同的是,前者是同步沟通,而后者则是异步沟通。在这样一些网络服务中,你的言论会同时(或模拟同时)为许多人所看到,也会有许多人对其反馈自己的意见。
当所有人都能够以较低廉的价格拥有信息发布权时,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源地。传统媒体都是霸权媒体,只有少数人拥有说话的权利。试想,靠个人力量开办一家电视台,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多么不可能的一个梦想。从论坛到Blog,信息的产生越来越个人化和个性化。表面上,像新浪这样的大型门户吸引了大量的眼球,但必须看到,门户网站和传统媒体仍然是完全不同的——没有多少网站会靠编辑/记者自己原创内容,互联网的特性是信息可以被轻易快速地大量生产和复制,最成功的网站往往是让用户最方便地生产信息、然后加以复制传播的网站。在这个人人皆媒体的时代,话语权被前所未有地下放和普及(尽管还不够)。
从单兵作战到多军协同
“我有一个Blog,我每天写文章,有上千读者每天忠实地访问我的站点,然而我依然感到孤独,失去了当初在论坛泡的感觉。”有位仁兄如是说。
他的孤独感来自于Blog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理念。有些人喜欢这种我自横刀向天笑的感觉,另外一些人则更喜欢与别人一起做点事情。我们能在网络上合作一本书吗?或者,联合一万位同好,共同编撰一部百科全书?
技术让不可能变成现实。基于网络的协同创作方式,Wiki,在最需要的时候被发明出来。Wiki的出现,代表着网络媒体信息生产方式从单兵作战进化到多军协同。世界最大的自由百科全书项目Wikipedia(维基百科)采用Wiki的形式,让超过万数的世界各地编撰者能集中在一起合作这本百科全书。
另一个“多军协同”的例子是P2P技术。自从Napster开创P2P共享音乐以来,各种P2P工具层出不穷,其中更不乏具有革命意义的概念和产品。BitTorrent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像Napster和Kazaa这样旧有的文件共享系统下,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人把文件向世人分享,大部分用户都只是简单地下载。然而BitTorrent则使用了所谓的Golden Rule原理:你上传的速度越快,你下载的速度就越快。BitTorrent把文件分割成许多小块,当一个用户下载了某一小块时,它就会立即把这一小块上传给其他用户。因此,所有的用户在下载的同时,也在把自己已下载部分上传给他人。BitTorrent的这种工作原理,使得做“种子”的用户只需少许带宽,就可以把大文件共享给大量的下载者。
知识共享新模式
P2P文件交换可能会引致一种知识共享的新模式产生。现有知识共享模式大概如下:
1.基于C/S如图书馆。图书库是一个服务器,读者是客户机。读者从图书库得到资料,相当于客户端从数据库提取数据。
2.基于C->C/S如搜索引擎(以Google为典型)。引擎从各host处主动检索资料,客户端通过引擎获取资料。
3.基于多点主动响应如论坛。客户端发出请求,然后等待回复。如果无人看到帖子或不愿回答,则查询无效。
所有这些模式都不是最好的,知识没有真正得到共享。再大的图书馆也有限度;个人的知识储存多数不放置到Web主机;(个别意义上的)BBS始终限于一定的用户面,BBS之间难以互联互通。
尽管Blog的出现令许多人兴奋,但究其根本是一种基于Web的个人表达方式,而非完善的知识共享机制。Blog有以下限制,使其无法承担“知识共享”之重责:(一)内容主要是个人观察思考之类,知识储存不足;(二)基于Web发布,一样需要搜索引擎帮助查询,和上述第二种模式没有本质区别。
另一方面,与其说Wiki是知识共享模式,毋宁说是一种创作共享模式。是一种网络状态下的Brain Storm。大家一起写作一篇文档,并不意味着知识得到共享。因为在此过程中,作者主要是付出而非收获(“知识”层面的)。
我们需要的知识共享模式应该具备以下特性:
1.不受地域(地理的和网络的)、时间和其他任何东西限制;
2.共享机制中的每个人既是知识获得者,也是知识发布者,同时还是知识收集者;
3.不需要耗费更多资源即可实现知识共享;
4.知识可能是文字、数据或是文件,即知识的形式是不限的;
5.机制是开放的,只要遵从共享规范,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发布方式。
基于P2P的知识共享,可以达到这些要求。它是这样一种机制:网络中的计算机都被看作是神经元,所有神经元处于对等的地位,全部神经元组成一个神经网络。每个神经元既是知识提供者,又是知识获取者。每一神经元可以同时从多个其他神经元检索和获得知识,也可以同时向多个其他神经元提供知识。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
设想在原始时代,有三个原始人,张三、李四和王二麻子。他们分别懂得一些技术,但都不懂其他人懂得的技术。张三会取火,李四会打猎,王二麻子会酿酒。如果要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他们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合起来干活,李四打猎、张三烤肉、王二麻子供给美酒(这也是Wiki的共同创作方式);二是互相教授自己懂得的技术,让每个人不但会取火,还会打猎,甚至还会酿酒。显然,第二种方式更加具有前瞻性,因为从此以后,无论他们合作还是分开,每个人都继续有香喷喷的烤肉和美酒享受了。
把张三、李四和王二麻子都看作是网络时代的联网计算机,即网络神经元。于是可以观察到这样的过程:每个神经元有自己的知识储存,然后通过共享网络,得到其他神经元的知识储存。在整个过程中,知识被不断复制、积累。随着神经元数量的增加,知识积累量也越来越庞大,知识冗余度也越来越高。也就是说,知识的总量在增加,且重复度也越来越高。一份知识可能在多个神经元处有拷贝。虽然看起来有些浪费,但我们必须注意到,神经元储存的知识都是自己需要的,否则它不会去搜寻并获取。整体意义上的无意义重复并不会削弱个体意义上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且,冗余的优点还在于,个别神经元从系统分离,并不会影响整体知识的积累。
基于P2P的知识共享,有这样一些特点:
1.知识冗余地存储于网络中的计算机上;
2.知识是开放给所有人的;
3.所有人的知识都是开放的;
4.获取/分享知识的行为平行进行。
显然这是一种更为开放和自由的知识共享模式。虽然P2P目前多用于音、视频或其他多媒体娱乐性文件的共享,但它给人类带来的知识共享观念的冲击却不可小看。基于P2P可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知识共享,一是文件交换,二是问题解答。互联网上已经有一些尝试性的产品和服务,大规模应用仍需待以时日。
来源:《网络媒体教程》